清城區始終將關愛環衛工人、提升城市環境衛生質量作為重要民生工程,通過強化頂層設計、創新工作機制、加大資源投入,構建起“機械賦能、福利保障、人文關懷、作業減負”四位一體的綜合體系。目前,全區已投入環衛作業車輛368臺,建成環衛工人休息室11座,顯著提升環衛工人的職業幸福感、社會認同感與作業效率。
以“機械革命”推動作業效能躍升,實現人機協同與人力解放。清城區致力于以機械化解放人力、提升效能,通過科學配置與更新環衛車輛裝備,從根本上減輕工人勞動強度。一是配足配齊各類作業車輛。目前擁有大型灑水車、掃路車及小型環衛作業車等共368輛,確保基礎作業能力全覆蓋。二是重點加大新能源車輛更新力度。鳳城街道本年度投資395萬元購置66臺新一代新能源環衛作業車,實現了從主干道到人行道的精細化機械清掃。三是優化機械作業模式。如順創公司配備37臺專業車輛,分兩班次對主次干道進行日常機械清掃與沖洗,確保保潔質量。目前,以機掃為主的清掃機制已高效運行,極大提升了保潔效率與質量,為人工作業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用“暖心保障”筑牢福利體系,提升獲得感與歸屬感。通過構建多層次、全方位的環衛工人福利與保障網絡,讓其勞有所得、干有所值、憂有所解。一是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。環衛工人的月收入由基礎工資、崗位工資、多項獎金及補貼構成,并設有年度雙薪與績效獎金,共享發展成果。二是嚴格落實法定保障。依法為全員足額繳納養老保險、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,保障基本權益。三是延伸補充福利關懷。額外提供勞動防護用品、高溫津貼、年度健康體檢及午餐補助,關注身心健康。此外,每月組織安全例會,定期開展消防演練等安全生產培訓,提升作業安全水平。這套完善的福利保障體系,有效穩定了環衛隊伍,提升了員工的職業安全感與滿意度。
靠“流程再造”優化工作環境,為一線工人松綁減負。通過創新管理方式和改善工作環境,著力減少不必要的勞動負荷,讓環衛工人工作更高效、更舒心。一是全力推進“撤桶”工作。成立區級領導小組,制定實施方案,于2023年9月22日前全面完成中心城區359個居民小區的樓道“撤桶”,從源頭減少工人上樓收集垃圾的工作量。二是強化宣傳引導與督導檢查。通過廣泛宣傳“定時定點”投放模式、配備桶邊督導員、部門聯合督導等方式,推動居民習慣養成,鞏固“撤桶”成效。三是加強休息場所建設。全區現已建成11座環衛工人休息室(約900平方米),配齊飲水、熱飯、取暖等設施,解決工人工間休憩實際需求。
塑“尊重文化”強化社會認同,營造全城關愛氛圍。清城區注重通過節日慰問、表彰宣傳等方式,不斷提升環衛工人的社會地位和職業榮譽感。一是精心組織“環衛工人節”活動。每年10月26日,由市、區兩級城管部門舉辦慶祝活動,召開表彰大會并為表現優異的環衛工人發放慰問品、慰問金,豐富業余生活,弘揚奉獻精神。二是持續開展春節慰問。區領導春節前夕深入一線慰問工人代表,并連續多年安排為全區一線環衛工人發放春節慰問金。三是政企聯動開展“送清涼”活動。2025年9月由市、區兩級領導分別帶隊,赴全區8個鎮街及相關企業開展“送清涼”慰問活動,累計籌集并使用資金20余萬元,向2500余名環衛工人送去防暑物資,每一份物資都凝聚著社會對環衛工人辛勤付出的敬意與感謝,切實傳遞關懷與溫暖。
清遠市清城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
2025年9月30日